孫帥,男,1984年10月出生,畢業于河北理工大學,礦業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該同志自畢業后扎身礦山,到目前已經十余載,“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建設礦山、生產礦山已經成為孫帥同志為之奮斗終身的事業,總結近幾年重點開展的工作,主要工作事跡如下:
一、組織金元南李莊鐵礦基建施工優化工作
金元公司南李莊鐵礦水文地質條件復雜,建設難度大,雖然選擇了國內一流的施工隊伍,但基建進度未按計劃落實。經過前期充分準備后,多次召開專家論證會,討論下步建設思路,按照專家會意見,委托設計院編制“南李莊鐵礦采選工程建設方案”,對金元公司下步建設進行了更深入的探討。
按公司統一安排,孫帥同志組織金元公司和生產技術部開展工程設計和施工優化研究,對南李莊鐵礦基建設計和施工建設方案進行優化,從技術、經濟、施工等方面進行更深入的研究、優化,提出了補充完善措施。第一,優化后礦山基建工期為28個月,比原設計工期提前14個月,可以盡快在副井-175m中段形成疏干排水系統;第二,優化后總工程量減少4413 m3,節約預算670.9萬元;第三,自基建開始1年5個月后開始帶礦,帶礦量1.31萬噸,自基建開始2年3個月后風井啟動出礦;第四,優化后斜坡道移至帷幕內,施工難度大大降低,各中段功能作用沒有變化,工程量不變,并且斜坡道開始施工時間后延;第五,解決了主溜井-60~-175段在帷幕之外治水施工難的問題,主溜井施工承受的靜水壓力降低了1.6Mp,治水難度大大降低;第六,減少頂水作業工程量,安全上提供有力保障,如-175溜井井底車場施工難度比-60車場施工難度降低。按此設計優化內容,委托中鋼設計院編制了《金元公司南李莊鐵礦開拓系統變更及技術經濟評價》,從技術經濟方面進行了深入研究。在礦山基建過程中,孫帥同志參加大水礦山豎井復雜地質段施工防治水技術研究工作,展開實施工程地質條件的再勘查評價、高密度垂直劈理強蝕變巖層井筒帷幕注漿參數研究以及掘進過程中對井壁的超前小導管探注加固等課題研究,經過大量的實驗,取得了顯著的成效,該復雜地質段井筒施工過程平穩,工程施工順利進入-150m水平以下相對弱富水段。并獲得2014年河北冶金科學技術三等獎。
二、參加小寺溝礦采選試生產研究
小寺溝礦試生產期間,采選均存在一定問題,不能達到預期經濟效益。采礦方面:針對礦體分支復合現象嚴重,采礦損失、貧化率較高的問題,孫帥同志提出提高采礦技術指標研究課題,根據礦體不同的空間賦存狀態,圍巖穩定情況,選取不同采礦方法。指導小寺溝技術人員重點針對礦塊布置、鑿巖巷布置、爆破參數、分層高度等方面詳細研究、論證,做出經濟對比分析,以降低貧化率,提高回采率,提高礦山經濟效益。選礦方面:針對選礦技術不達標的問題,重點研究,對原選礦廠進行了改造,對工藝流程進行了調整,利用2個多月進行了工業調試,但在回收率上仍未有突破。之后與長沙礦山研究院合作,對小寺溝銅礦石進行探索性研究,選礦回收率有了新突破,工業化調試生產指標達到70%以上。與此同時,該同志要求利用現有實驗室對小寺溝鉬礦石進行了探索試驗,完成了鉬的閉路試驗,選礦回收率達78.36%,高于小寺溝歷史選鉬平均指標。選礦試驗指標的完成,標志著礦山可以開展規?;a。
三、主持壽王墳礦技術攻關課題研究
壽王墳銅礦屬于礦山末期,可采資源儲量不足、礦石品位低、采礦成本高等一系列問題制約著企業發展,公司安排孫帥同志擔任三個技術攻關小組組長,負責專項技術攻關。
1、壽王墳銅礦采場爆破大塊率高、炸藥單耗高,增加了采礦成本,尤其隨著開采深度加深,巖石普氏系數增大,巖石抗壓強度也發生變化,導致炸藥與巖石的匹配不佳,爆破效果不好,大塊率升高,從而使二次爆破次數增加,礦山二次爆破采用“明炮”方式,炸藥利用率極低,火工消耗太大,鑒于此,提出優化爆破參數研究。通過查閱有關改善爆破效果的資料、文獻,并結合礦山實際情況,經過多次討論決定:第一,調整爆破設計中孔網參數,加大炮孔密集系數;第二,適當提高一次爆破炸藥單耗,減少二次爆破次數;第三,加強深孔施工管理,加大考核力度,保證炮孔按設計施工到位。目前已在下九12431采場開展采礦實驗,優化爆破參數,提高爆破質量。
2、壽王墳銅礦礦山開拓礦量不足問題,提出加快做好生產探礦研究課題。為了盡快回收下七中段西部礦石,提出加快施工下七西延工程,經過認真研究,認為該項目目前存在以下幾個問題:第一,15至21線礦體未圈出,西延開拓設計沒有依據;第二,下七5至21線礦石在開采中存在反向運輸問題;第三,沒有綜合考慮下七以下礦體的開采。對礦山技術人員提出地質先行,圈出15至21線礦體,并且要綜合考慮下七以下礦體的開采問題,礦山開拓時可以考慮利用下五9線斜井延伸工程,將大井延伸或在下五水平設計盲豎井,以解決開采過程中反向運輸的問題。組織課題組人員討論研究,提出了符合礦山實際的探礦設計,解決了礦山開拓礦量不足的問題。
3、礦山出礦品位低,企業虧損嚴重。提出井下增設干選課題,該同志經過認真研究,并多次到現場實際查看,提出井下干選流程如下:自零米四調以下20米開鑿20*30米選礦硐室,在硐室內掘一斜溜槽,至零米放礦井,原礦石直接進入干選礦倉。干選廢石:干選廢石置入廢石溜井,然后通過無軌運輸設備運至39線S6號空區。干選礦石:在干選硐室內往上掘200米、傾角10度斜坡至零米以上15米處,零米水平掘一環形車場,向上掘一個放礦溜井至零米以上15米處,用輸送帶由干選硐室運至15米處溜井,再從溜井放至零米電機礦車,運至選礦廠。增設干選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優勢:第一,社會效益,該項工程實施后,低品位的存窿、貧礦塊,可大量回收,可延長礦山服務年限,對增加就業、社會穩定具有較好的社會效益;第二,緩解尾礦壓力,當前尾礦庫正在閉庫施工,龍潭溝尾礦排放已到尾聲,解決尾礦排放刻不容緩,若在井下建立干選,實施廢石不出坑,將減少三分之一以上尾礦排放,能緩解尾礦排放困擾問題;第三,解決S6號空區治理問題,S6號空區逐年延深,冒頂、垮塌隨時可能發生,存在重大隱患,將干選廢石從下二運至S6號空區進行廢石充填,可消除安全隱患,解決空區治理問題。
壽王墳銅礦通過實施以上三個技術攻關課題,預計出礦品位能夠從16%提高至18.5%,按目前市場價格,可增加近1400萬元經濟效益。
四、結語
以上是孫帥同志近幾年所做的主要工作,取得較好成績,也得到了各級領導好評。接下來,該同志將繼續充分發揮專業特長,為礦業公司發展貢獻力量。